适用范围 | 本细则适用于其他饮料食品安全监督抽检。 |
产品种类 | 其他饮料包括特殊用途饮料类、咖啡饮料类、植物饮料类、风味饮料类等产品。 |
序号 |
检验项目 |
|
指标要求 |
依据法律法规或标准 |
检测方法 |
1 |
铅(以Pb计)
|
污染物 |
≤0.3
mg/L
备注:包装饮用水、果蔬汁类及其饮料、含乳饮料、固体饮料除外。以Pb计。
|
GB 2762
|
GB 5009.12
|
2 |
苯甲酸及其钠盐(以苯甲酸计)
|
食品添加剂 |
咖啡(类)饮料
≤1.0
g/kg
备注:以苯甲酸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植物饮料
≤1.0
g/kg
备注:以苯甲酸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特殊用途饮料
≤0.2
g/kg
备注:以苯甲酸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风味饮料
≤1.0
g/kg
备注:以苯甲酸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|
GB 2760
|
GB 5009.28
|
3 |
山梨酸及其钾盐(以山梨酸计)
|
食品添加剂 |
咖啡(类)饮料
≤0.5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山梨酸计,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
植物饮料
≤0.5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山梨酸计,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
特殊用途饮料
≤0.5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山梨酸计,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
风味饮料
≤0.5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山梨酸计,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
|
GB 2760
|
GB 5009.28
|
4 |
脱氢乙酸及其钠盐(以脱氢乙酸计)
|
食品添加剂 |
不得使用
|
GB 2760
|
GB 5009.121
|
5 |
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
|
食品添加剂 |
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(相同色泽着色剂、防腐剂、抗氧化剂)在混合使用时,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。
|
GB 2760
|
/
|
6 |
糖精钠(以糖精计)
|
食品添加剂 |
不得使用
|
GB 2760
|
GB 5009.28
|
7 |
安赛蜜
|
食品添加剂 |
咖啡(类)饮料
≤0.3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
植物饮料
≤0.3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
特殊用途饮料
≤0.3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
风味饮料
≤0.3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
|
GB 2760
|
GB/T 5009.140
|
8 |
甜蜜素(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)
|
食品添加剂 |
咖啡(类)饮料
≤0.65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植物饮料
≤0.65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特殊用途饮料
≤0.65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风味饮料
≤0.65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|
GB 2760
|
GB 5009.97
|
9 |
赤藓红
备注: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。
|
食品添加剂 |
≤0.05
g/kg
备注:仅限果味饮料。以赤藓红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其他不得使用
|
GB 2760
|
GB 5009.35
SN/T 1743
|
10 |
苋菜红
备注: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。
|
食品添加剂 |
≤0.05
g/kg
备注:仅限果味饮料。以苋菜红计,高糖果味饮料按照稀释倍数加入
其他不得使用
|
GB 2760
|
GB 5009.35
SN/T 1743
|
11 |
新红
备注: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。
|
食品添加剂 |
≤0.05
g/kg
备注:仅限果味饮料。以新红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其他不得使用
|
GB 2760
|
GB 5009.35
SN/T 1743
|
12 |
胭脂红
备注: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。
|
食品添加剂 |
≤0.05
g/kg
备注:仅限果味饮料。 以胭脂红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其他不得使用
|
GB 2760
|
GB 5009.35
SN/T 1743
|
13 |
诱惑红
备注: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。
|
食品添加剂 |
茶、咖啡、植物(类)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诱惑红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咖啡(类)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诱惑红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植物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诱惑红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特殊用途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诱惑红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风味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诱惑红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其他类饮料,不包括包装饮用水、果蔬汁类及其饮料、蛋白饮料、碳酸饮料、茶、咖啡、植物(类)饮料、固体饮料、特殊用途饮料、风味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诱惑红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|
GB 2760
|
GB 5009.35
SN/T 1743
|
14 |
柠檬黄
备注: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。
|
食品添加剂 |
茶、咖啡、植物(类)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柠檬黄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咖啡(类)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柠檬黄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植物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柠檬黄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特殊用途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柠檬黄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风味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柠檬黄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其他类饮料,不包括包装饮用水、果蔬汁类及其饮料、蛋白饮料、碳酸饮料、茶、咖啡、植物(类)饮料、固体饮料、特殊用途饮料、风味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柠檬黄计,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
|
GB 2760
|
GB 5009.35
SN/T 1743
|
15 |
日落黄
备注: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。
|
食品添加剂 |
特殊用途饮料
≤0.1
g/kg
备注:以日落黄计
|
GB 2760
|
GB 5009.35
SN/T 1743
|
16 |
亮蓝
备注: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。
|
食品添加剂 |
茶、咖啡、植物(类)饮料
≤0.02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亮蓝计
咖啡(类)饮料
≤0.02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亮蓝计
植物饮料
≤0.02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亮蓝计
特殊用途饮料
≤0.02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亮蓝计
风味饮料
≤0.025
g/kg
备注:仅限果味饮料。以亮蓝计
其他类饮料,不包括包装饮用水、果蔬汁类及其饮料、蛋白饮料、碳酸饮料、茶、咖啡、植物(类)饮料、固体饮料、特殊用途饮料、风味饮料
≤0.02
g/kg
备注:14.01包装饮用水除外。以亮蓝计
|
GB 2760
|
GB 5009.35
SN/T 1743
|
17 |
菌落总数
|
微生物 |
n=5,c=2,m=102,M=104
CFU/g或CFU/mL
备注: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 4789.1和GB/T 4789.21执行。不适用于活菌(未杀菌)型乳酸菌饮料。奶茶、豆奶粉、可可固体饮料菌落总数的m=104CFU/g
|
GB 7101
|
GB 4789.2
|
18 |
大肠菌群
|
微生物 |
10041827
|
GB 7101
|
GB 4789.3
|
19 |
霉菌
|
微生物 |
10041829
|
GB 7101
|
GB 4789.15
|
20 |
酵母
|
微生物 |
|
GB 7101
|
GB 4789.15
|
21 |
金黄色葡萄球菌
|
微生物 |
n=5,c=1,m=100,M=1000
CFU/g(mL)
|
GB 29921
|
GB 4789.10
|
22 |
沙门氏菌
|
微生物 |
|
GB 29921
|
GB 4789.4
|
23 |
商业无菌
备注:适用于经商业无菌生产的产品。
|
微生物 |
商业无菌
|
GB 7101
|
GB 4789.26
|
抽检依据 |
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,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。凡是不注明日期的,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。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.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.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...更多
|
抽检要求 |
1.抽样型号或规格 预包装食品。 2.抽样方法及数量 生产环节抽样时,在企业的成品库房,从同一批次样品堆的4个不同部位抽取相应数量的样品。抽取样品量不少于2L,不少于10个独立包装。 流通环节抽样时,在货架、柜台、库房或网络食品经营平台抽取同一批次待销产品,抽取样品量原则上同生产环节。 餐饮环节抽样时,抽取同一批次待销的...更多
|
检验应注意事项
检验项目“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”结果超过1的,在检验报告中出具该项目并判定,结果未超过1的,不在检验报告中出具该项目。 |
判定原则与结论
原则上按照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法律法规或标准要求判定,若被检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高于该要求时,应按被检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判定。 出具抽检检验报告,检验报告中检验结论按如下方式作出判定: 1.检验项目全部符合相应依据的法律法规或标准要求的,检验结论为:“经抽样检验,所检项目符合××××要求”。 2.检验项目有不符合相应依据的法律法规...更多
|